CN EN

勇立潮头敢为先 传承创新再扬帆——庆祝广州市设计院集团建院70周年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国内首批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传承和发扬现代岭南建筑文化的代表性设计院,原国家计委、原国家建委、财政部确定的1979年全国首批18家实行企业化取费试点的勘察设计单位之一,原国家计委1984年确定的全国旅游旅馆设计4家指导性设计院之一,全球低碳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国)倡议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广东省自主创新标杆企业、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AAA级认证单位。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工作楼—设计大厦



列为全国行业首批企业化取费试点单位文件、指定为全国旅游旅馆指导性设计院文件

  至臻方寸凝匠心,至成广厦铸精品。70年不平凡的历程,承载着几代广州市设计院人的初心、奋斗、荣耀和辉煌,也凝聚着广州市设计院集团赓续发展的自信、力量、使命和担当,我们抚今追昔,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再续华章。

一、肩负使命,笃志前行

  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岭南现代建筑被认为首先将地域性文化引入现代建筑创作,将外来文化和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开创中国新建筑之风。岭南现代建筑在二十世纪 30 年代已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谓之“广派”或“岭南派”, 在地域上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近代建筑主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为适应大规模建设的需要,19529月,广州市政府集中了广州市原工人福利建设委员会、卫生建设委员会及市国营建筑公司的5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组建了广州市建筑工程局设计处,之后合并广州市工业设计院、广州市城规委勘察处组建广州市设计院。

  自成立伊始,广州市设计院就肩负传承发扬岭南建筑文化的使命和繁荣广州城市建筑创作的重任。首任院长林克明,同时也是广州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长,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学院,是中国近代建筑先驱、现代岭南建筑文化奠基人,华南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开创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前身—勤大学建筑系创始人),早期作为工程顾问参加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建设,设计了广州市府合署(现广州市人民政府大楼)、中山大学主要建筑群,建国后主持了广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主持设计了广东科学馆、广州体育馆、广州火车站等百余项优秀建筑作品,为广州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此外多次参加北京十大建筑设计方案的讨论和参与人民大会堂方案设计。首任总工程师佘南,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杰出代表,1989年当选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其代表作品包括国内首座自行设计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载入国内建筑学教科书的“庭院式剧院”广州友谊剧院、受到原联邦德国舆论高度赞誉的中国原驻联邦德国大使馆等,还参与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工作。在林克明、佘南等岭南建筑开拓者的领导下,以经济适用、结合地域、以人为本主导创作思想,奠定了广州市设计院的创作取向,逐渐形成现代主义理性的建筑创作精神,在推动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建筑设计领域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力。


广州市设计院首任院长林克明

  建院70年来,广州市设计院集团秉持岭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50年代设计创作广州“十大建筑”、60年代首创国内第一高楼广州宾馆、7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国内首创大面积设计使用玻璃外立面、改革开放初期完成中国首座自行设计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到华南地区绝对领先的超高层建筑天际线;从广州市传统中轴线中山纪念堂历次较大规模维修及沿线主要建筑设计、新中轴线奠基之作天河体育中心及高度之颠广州塔为代表的30多座标志性建筑,到遍布国内各地、涉足海外10多个国家的座座建筑精品;从传承发扬岭南建筑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形成竞争优势,到提供绿色、智慧、高品质建筑综合服务;从初创时50余人、几代人励精图治,到2021年完成转企改制开创集团化发展新格局,广州市设计院肩负使命,笃志前行。


近年设计的部分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天际线

  70年后的今天,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的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拥有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市政工程、工程勘察、工程咨询等多项甲级资质,以及施工图审查、房屋安全鉴定、CMA认证等其他多项资质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城市规划编制、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拥有二十20多个生产院所、十11个分院、四4个下属公司,汇聚了1500多名行业优秀人才,植根珠三角、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内8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海外10多个国家,落地项目逾8000个,获奖项目逾1400项,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设计咨询集团,为客户提供绿色、智慧、高品质建筑综合解决方案。


二、敢为人先,精品立院

  建院70年来,广州市设计院集团坚持创新引领,精品立院,打造了一大批标志性建筑精品。这些建筑艺术作品作为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体现了强烈的时代风貌,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其中,一些代表性建筑创作,更成为记录时代进步和城市发展的里程碑:

广州科学馆(1958年)—国内首座科学馆;

友谊剧院(1965年)—首座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庭院相结合的剧院;

广州宾馆(1968年)—新中国第一座高层建筑;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74年)—新中国第一座使用玻璃幕墙的建筑;

广州火车站(1975年)—当时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火车总站;

白天鹅宾馆(1983年)—国内首座自行设计的国际水平的五星级高层酒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1984年)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1987年)—国内首个获得国际建协IAKS奖的体育建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

广州购书中心(1994年)—神州第一书城;

天河城广场(1996年)—国内第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毛泽东遗物馆(2008年)—唯一系统展示毛泽东主席生平事迹和人物风范的专题博物馆;

广州塔(2010年)—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州珠江城(2011年)—全球最节能的商业办公建筑之一;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2014年)—全球最大规模的海洋主题度假区;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2017年)—广州第一高楼;

珠海长隆海洋科学馆(在建)—全球最大的室内海洋科学馆;

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在建)—全国首个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的TOD枢纽型城市综合体。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诞生初期的广州市设计院,把迅速恢复城市功能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当作中心任务,参与了一批令人瞩目的建设活动。完成了一批重大工程设计,除中苏友好大厦外,承担了广州“十大建筑”设计工作,包括广州华侨大厦、广州体育馆、广东省侨联大厦、广东科学馆、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广东农展馆(现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大剧院(设计后未建成)、广州火车站(设计后未建,1974年重新设计后建成)、越秀宾馆、羊城宾馆(现东方宾馆东楼)。完成重大工程修复,3次设计修复中山纪念堂,成为省市政治、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70年匠心守护中山纪念堂;对抗日战争时期被烧毁、美国专家断言只能拆除的南方大厦成功设计修复并使用至今。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根据周总理指示为大批水上居民创新设计滨江路水上居民住宅区,为华侨设计了大型住宅小区广州华侨新村,以及设计其他大批住宅。


广州市设计院匠心守护广州中山纪念堂70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建筑处于低潮之中,广州市设计院虽然难以避免地受到冲击,但仍创作了不少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包括广州友谊剧院、流花宾馆、东方宾馆新楼、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火车站等一批清新风格的岭南建筑。广州友谊剧院是广州市设计院建筑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设计将岭南传统特色的庭院、园林有机地融合于现代建筑之中,享有“庭院式剧院”的美誉,成为国内建筑学设计的范例,影响深远;广州宾馆是在国内尚未有技术规范和实践经验的条件下,设计的当年国内最高楼。这一时期,为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广州市设计院还创作了一批外贸工程,逐步开创出“适用、经济、美观”的现代岭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流花宾馆首期工程创造了从设计到竣工仅用100天的奇迹;东方宾馆新楼是创作团队探索园林宾馆的成功之作;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设计开创先河,第一次大面积应用玻璃墙体,反映了先辈大师们勇于创新的胆识和气魄。根据有关高校学术论文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广州地区建成的较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约34项,其中26项由广州市设计院完成设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设计院,极大释放生产力,原创设计了一大批极具生命力的大型公建作品。由佘南院士主持设计的白天鹅宾馆,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管理的大型现代化五星级酒店,也是岭南建筑的经典之作,在国内外获得极高的赞誉,曾接待了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闻名遐迩。此后又设计创作了一批著名的旅游旅馆建筑,包括中国大酒店、中山温泉宾馆、华侨酒店等。1984年,广州市设计院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全国旅游旅馆设计四个指导性设计院之一。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还有由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郭明卓担纲设计的国内首个综合体育场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中心会场—天河体育中心,享有“神州第一书城”美誉的广州购书中心,全国第一个集购物、酒店、办公于一体的、广州第一座地铁轨道交通上盖的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天河城广场等等。此外,广州市设计院还受国家外交部的委托,承担了我国驻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挪威、希腊、泰国、塞浦路斯等国家驻外使馆的建筑工程设计,获得中外建筑界和外交部的高度评价。


白天鹅宾馆



南向习仲勋副委员长、霍英东先生汇报白天鹅宾馆设计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州市设计院在城市建设中继续发挥建筑设计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在广州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金融城、中新知识城等重点区域设计了一大批重要项目、地标性建筑,包括世界首座超过600米的高塔—广州塔,国内首家真正符合NBA标准场馆要求的新建体育场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国际上第一栋集13种尖端绿色技术于一体的超高层大厦—珠江城,国际上首次将活动遮阳板用于超高层的建筑—广州发展中心大厦等。在琶洲互联网集聚区承担了三分之二的建筑设计,包括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唯品会总部大厦、广东小米互联网产业园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总部。此外还在广州其他片区以及其他城市设计创作了广州新体育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州粤剧院、东园广场(团一大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厦门国贸金融中心、湖南省政府办公区、湖南省人民会堂、毛泽东遗物馆、禅泉酒店、知识城广场、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佛山坊塔、三亚财经论坛中心、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及系列主题酒店等一批重要地标性作品。



三、淬火成钢,勇创一流

  广州市设计院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绿色、智慧、高品质”为核心的建筑科技方向,在绿色低碳建筑、智慧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技术、超高层建筑技术应用集成等领域形成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契合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参与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台和BIM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示点示范,作为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编制4项支撑施工图BIM审查系统标准和多项CIM国家行业标准、省市级标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观,积极参与建筑领域碳达峰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研究,在机电全过程顾问、智慧能源、节能评估、近零能耗建筑等科技研发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专项规划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创新型企业,拥有3个省市研发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其他各级各类科技奖近100项,获专利授权290多项,积极践行和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发展。

  作为全球低碳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国)倡议单位,广州市设计院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应用行业领先,打造了一大批绿色节能建筑艺术和创新科技相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其中广州“珠江城”采用“零能耗”设计理念,利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17项,节能率达63.2%,列入“国家超低能耗示范工程”,获得美国铂金级LEED-CS认证,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誉为“全球最节能的商业办公建筑之一”,被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评选为“过去50年(1969-2019)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0栋高层建筑”之一;白天鹅宾馆改造项目利用了7项自主研发专利技术,能耗节省超40%,年运行费节省1700万元以上,作为绿色节能的典范于2019年荣获二十国集团(G20)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实践项目和2018 Construction21国际“既有建筑可持续发展改造”大奖唯一获奖中国项目。新型结构核心技术应用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在华南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广州塔项目作为世界首座超过600米的高塔,开展了16项课题研究和攻关、8项工程试验,形成了5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类似工程设计技术的空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外建设领域的技术进步,荣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广州市设计院不断提升业务规范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构建和夯实卓越质量诚信,连续4年保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AAA认证,秉持“同创共享,诚信卓越”核心价值理念,通过高质量设计,与客户、社会共享项目价值;凭借良好的信誉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的不懈探索,沉淀出厚重品牌,连续二十三年被评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相继被评为“全国优秀设计团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先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全国创新型优秀企业”、“广州‘百年·百品’品牌企业”。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AAA认证


  此外,广州市设计院还积极践行国企担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受外交部委托,承担中国驻“一带一路”国家刚果()使馆、伊拉克埃尔比勒总领馆(外交部四个驻战乱艰苦地区馆舍项目之一)工程设计工作,受到各方好评和赞赏。在国家脱贫攻坚战中,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广东省梅州市等地区4个省级定点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贫困户脱贫4541700余人,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多次荣获省、市先进表彰,脱贫工作成效多次得到媒体报道和宣传。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省市疫情防控应急项目设计主力军,短短3周内完成国内首个、拥有5000床位的广州国际健康驿站总体设计,先后高效高质完成广州、粤东和粤西多地共22项、超3万个床位的防疫应急项目设计工作,在防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国际健康驿站



四、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进入新发展阶段,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广州市设计院集团适应和把握行业发展新常态,统筹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以“打造为绿色、智慧、高品质建筑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成为国内一流设计企业”为引领,聚焦打造绿色、智慧、高品质建筑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过程咨询能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深化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长期以来,广州市设计院的发展一直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2020年全力推动改革,历经20年的体制改革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于20216月完成转企改制,组建广州市设计院集团,走上集团化发展道路。以转企改制突破体制和机制束缚为契机,实施了建院以来最大力度的内部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大力推动高端人才、人才梯队、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和薪酬绩效改革,以及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措施,打破发展制约,调动发展活力,集聚发展动能,开创发展新局。同时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谋划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上市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之路,推动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生产经营实现快速增长。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等建设和发展机遇,深耕广州、佛山、珠海、深圳等珠三角中心城市,同时依托设计院集团的技术、品牌、人才底蕴和有效的综合管理能力,稳步设立佛山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安徽分公司、贵阳办事处等11个属地化分支机构,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窗口效应和品牌辐射作用,加强属地化服务能力,覆盖省内市场,布局国内重点区域市场,实现经营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和2021年勘察设计营业收入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全过程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适应工程组织模式的转变,包括广州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的要求,深挖设计在建设过程全链条全要素价值,持续推动全过程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持续优化全过程业务结构,持续提升全过程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在建筑设计主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的同时,规划、市政、智能化、绿建节能、机电顾问、岩土与地下空间等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实力、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构建城市建设和运营高端策划为引领,建筑设计为基础,规划设计、市政设计、全过程咨询等多元化、多领域业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科技创新驱动走深走实。立足“聚焦主业、创新驱动、生态融合、引领需求”,陆续成立11个创新研发中心,带动跨专业协同、跨界融通,推动研发和设计深度融合,一方面赋能生产,助推拓展市场和客户;一方面孵化培育新型业务和产品,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形成优势技术知识积累,打造培养专精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平台。目前创新研发中心建设已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其中,绿色建筑与机电顾问业务以新型业态突破形成领先的绿建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提供从项目立项策划直至运维阶段全过程、全方位技术支持,领先的技术和服务成为行业标杆,同时为深入贯彻双碳战略,正积极探索推广低碳建筑的新型商业模式,如建筑碳排放测算与碳交易体系、绿色金融对低碳建筑的支持模式等。

  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大力投入和实施信息化基础平台和系统建设,按照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思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推动通过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最终实现业务数字化的目标。2021年成立建筑产业化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中心,整合建筑工业化、全过程咨询、造价、BIM应用,通过BIM技术的全过程应用,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通过数字产品输出和产品数字资产化深挖“设计”在建设过程全链条上的价值。

  2022年是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成立70周年,也是转企改制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转折之年、全面深入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关键之年,设计院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推动从传统设计单位向现代化企业转型,从设计咨询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从勘察设计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持续推动企业数智化、业务专精化、服务集成化、科技产业化和市场全国化,持续加强设计集团平台和资源建设,打造广州国资建筑设计板块,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设计龙头企业,成为国内一流设计集团。

  匠心筑梦,初心如磐。广州市设计院集团将继续传承发扬岭南建筑文化,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为社会进步和新型城市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